2019新创新历史人教版必修2讲义:第八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解析
2019新创新历史人教版必修2讲义:第八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必清·线索导引]

  线索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世界货币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体系。

  1944年,美国、中国等44国在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1947年美国、中国等23国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线索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是三大区域经济组织,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线索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起步阶段→发展→加速发展阶段。

  从新航路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空前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

  [必记·精要盘点]

  一、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进过程

时间阶段 特征 表现 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 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以及"马歇尔计划"等确立了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0世纪70年代 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欧共体、日本等多个力量中心出现;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0世纪80年代 多极化趋势加强,区域集团化步伐加快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初步成就;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推动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在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出现了一大批各种层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