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2单元铁铜的获取与应用——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2单元铁铜的获取与应用——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案第1页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设计

(苏教版化学必修1)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了解Fe3+的氧化性,认识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仅限于Fe3+分别与Fe、Cu的反应,以及Fe2+与Cl2的反应);初步学会Fe3+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三第二单元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铁铜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Fe2+与Fe3+的性质、转化以及铁铜化合物的应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把实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新问题,将探索引向深入。并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Fe2+与Fe3+转化的实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认识更完整、更系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研究的一般方法,感受化学的魅力。

【学生分析】

  铁、铜是人类使用最早、最广泛的两种金属,在初中时学习的"铁、铜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氧气、酸、盐等)"等,高中已学习了"氯气与铁、铜的反应",同时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另外在"研究物质实验方法"、"氯、溴、碘及其化合物"、"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学生也具备一些探究、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特别是逐步形成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铜、铁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②了解Fe3+的氧化性,认识Fe2+和Fe3+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途径;

③初步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Fe2+和Fe3+。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Fe2+和Fe3+的相互转变、某补铁性药品中是否含有Fe2+、工业上印刷电路板等实验探究活动,在"实验-反思-再实验-再反思"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并在实验中总结经验以获得自我探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