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三 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第二课时)学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三 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第二课时)学案第1页

2.3 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方法、过程与意义。

 2.掌握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过程和应用。

一、细胞融合

2.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法(如电场法)、______法(如聚乙二醇法)和______法(如仙台病毒法)。目前,应用__________法进行细胞融合的效率较高,且对细胞伤害小,易操作、控制和观察,因此在实验室被广泛使用。在细胞融合后,还需对融合细胞进行______和______。

二、单克隆抗体

1.制备过程

\o(\s\up7(给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蛋白灭活病毒融合多种融合细胞选择培养基筛选_________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________抗体

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产量大,容易标准化生产。

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治疗____________,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单克隆抗体中有____以上用于治疗各种肿瘤。(2)单克隆抗体还可以用于治疗由于__________的絮乱导致的各种疾病。(3)单克隆抗体用于__________的治疗等等。

课时训练

基础落实

1.科学家用灭活的病毒把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则灭活病毒的作用是(  )

A.病毒比较小,可钻入到细胞内

B.灭活的病毒已完全死亡,死亡的病毒可以让细胞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