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原创《3.2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原创《3.2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1页



教学设计表

   学科 数学 授课年级 四年级 学校芒山镇僖山小学 教师姓名 高冬梅

章节名称 小数点搬家 计划学时 1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为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借助小数点搬家的情景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同学整体水平比较平均,学习气氛浓厚,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在收集资料时非常积极,但不足的地方就是学习比较浮躁,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突出。有部分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际情境,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法。 过程与方法:借助课件"小数点搬家" 这一童话故事,经历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过程,总结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学习求知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归纳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方法措施:引导学生通过探讨餐馆为什么会吸引顾客,前后三次标价中的小数点在什么位置,以及小数表示的实际价格。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归纳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解决措施:通过探讨餐馆三次标价中小数点的位置,观察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归纳小数向左移动后小数的变化情况。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

1、自学质疑,揭示课题:通过小数点在一个数中跳来跳去,使这个数大小发生变化,让学生体会小数点的作用。

2、合作释疑、创设情景: 通过学生对 "快餐价格"变化的观察、比较、交流、探索,经历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也逐步地缩小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初步积累了感性的认识,为下一步"归纳发现"建立正确的表象。

3、展示评价:通过分小组讨论、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练习题、板演展示到黑板上,然后师生共同评价。归纳小数点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然后要求学生反复强化记忆。

4、巩固提高,实践应用、:创设开放应用的情境,让学生拓展学习。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