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寡人之于国也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寡人之于国也 学案第1页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弟子。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 作品   《孟子》(记录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其言论的书) 评价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后人称之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二)人物轶事

  孟子与齐宣王

  孟子跟齐宣王谈话,很讲究技巧。有一次他装着聊天的样子,说:"大王,我有个朋友。在我出差之前,我把我的老婆、孩子都拜托给他了,我朋友说没问题,全包在他身上。可等我出差回来,我老婆、孩子都快饿死了。你说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很简单,绝交啊。这种朋友你要他干什么。"

  孟子说:"这种人该绝交,那比如说你手下有个官员,你把一个地方交给他治理,结果他把这个地方治理得一塌糊涂,这样的官员你该怎么处理呢?"

  齐宣王说:"这好办,撤职。"

  孟子说:"我明白了,不够意思的朋友就该与之绝交,不称职的官员就应该予以撤职,那如果一个国王不合格,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该怎么办呢?"

  《孟子》记载:"王顾左右而言他。"不回答这个问题,转而谈其他的话题了。

  

  (一)背景链接

  孟子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各诸侯国角逐武力,征战不断;社会混乱,礼制崩坏;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侵凌被视为合理,由大国以武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迁都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其中就有孟子不远千里来到大梁。孟子来到大梁后,在与梁惠王的接触交谈中,借机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于是就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