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四《六国论》教案4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四《六国论》教案4第1页

六国论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理解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重点、难点】

  本单元在语法方面的训练重点是词类活用。其中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以及名词用作状语,要重点掌握。其他的词类活用现象只要求略有了解。

  课文分析的重点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