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四《六国论》教案2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四《六国论》教案2第1页

         《六国论》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一、三维目标:

1、 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 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拳拳爱国之心。

3、 背诵课文,品味本文语言豪迈的气势。

二、整体思路

  挖掘一个"赂"字领会六国衰亡的原因,把握借古讽今的写法。

三、教学流程

(一) 导语: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 。贾谊论述了作为"战国七雄"之首的秦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么。其余六国相继灭亡的原因何在呢?今天,我们跟随苏洵的笔触去分析一下《六国论》。(板书:苏洵《六国论》)

(二) 整体感知:

1、 解题、背景介绍(多媒体展示要点)

  《六国论》意思即论六国。"论"为分析评论之意。作者在分析六国灭亡的情况时,从反面否定与正面肯定两个方面提出结论:六国"非兵不利,战不善",其灭亡的原因"弊在赂秦"。作者从"弊在赂秦"人手论证,强调了割地事秦--"赂"这一关键性的政治因素,为其针砭现实服务。北宋建立之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干政,于是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严令将帅不得专兵,致使军队战斗力衰弱,加之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腐败,便造成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为求苟安,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其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为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奋起御侮,苏洵写下了本文。其实,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抓住赂秦来立论,是为针砭实际服务的。

2、 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要点)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文名大振。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明快酣畅,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将他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称他为"老苏"。著有《嘉佑集》十五卷。

3、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有感情的背诵课文,正音,营造学习本文的氛围。

  请大家粗读课文,结合注解,把握课文的大致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归纳。(板书:结构思路)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边引导边板书:(鼓励学生的意见)(多媒体展示)

  本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自然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第三自然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史实,论证赂秦之"弊";第四自然段,议论兼抒情,向"为国者"提出不要"为积威之所劫";第五自然段,点出作者撰写此文的主旨,讽谏宋王朝要改变贿赂妥协政策,奋起抗战。

(三) 研读课文。

1、 学生自由熟读课文后,分组讨论。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把学生按原有的座位,分成四组, 第一段由老师引路,其余的每组各负责一段,主要围绕疏通文意、积累基础展开讨论。每组推荐一个中心发言人,发言人要作好记载。内容是:自己的理解,特别是关键词语的落实;提出疑问。

   2、交流讨论结果,主要由中心发人发言,其余的同学可作补充,疑问首先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然后由老师提示、指导解决。

  举例归纳如下:(多媒体展示)

(1).一词多义

非兵不利(兵器,武器,名词)

 兵 斯用兵之效也(战争,名词)

   而秦兵又至矣(军队,名词)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形容词)

 故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所以,因此,连词)

此言得之(对,说得对,动词)

 得 诚不得已(能够,动词)

   较秦之所得(得到、获得,动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丧失、丢失,动词)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暴秦之欲无厌(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暴

   暴霜露(暴露,动词,读pu)

   终继五国迁灭(终于,副词)

 终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前者"为"意为"治理",动词;后者"为"是"被",介词)

 为 以荆卿为计(作为,动词)

邯郸为郡(成为,动词)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起初,副词)

 始

   始速祸焉(才,副词)

   向使三国务爱其地(假使,如果,连词)

 向

   并力西向(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动词)

   (2).古今异义

  率赂秦耶(古义:一概,全都。今义:率领;不慎重)

  至于颠覆(古义:终究,到......结局,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连词)

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在的,事实上)

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3)词类活用

   李牧连却之(却: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

   始速祸焉(速:形容词用作动词,招致)

   早割月削(日,月;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4)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②被动句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③倒装句

   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文章中还有很多以上文言现象,同学们自己要学会归纳、积累。

(四) 探究

1、 文段之间逻辑联系探究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文的大致内容,文章抓住那一个中心内容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讨论、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发言的情况进行总结:

  课文围绕一个"赂"字展开论证,具体思路可以这样解说:

  开篇一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好一个"赂"字! 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也开门见山道出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作者先以秦受赂所得土地与侵占所得土地的事实和六国赂秦割地的事实作了鲜明比较对照,让读者进-步明白,六国因赂秦而力亏。又由于六国赂秦频繁无度,使秦变成了一只饿虎,所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对于野心勃勃的侵略者来说,"以土地换和平"只是-种海市蜃楼式的美景。有趣的是,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在这些问题上纠缠,笔峰一转,重点剖析"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个问题。很显然,六国并没有都在"用土地换和平"。比如齐国"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这恐怕更令读者感兴趣。作者首先肯定,齐、燕、赵的灭亡固然是由于用武不终",但更重要的是由于楚、韩、魏永无休止的割地,而使齐、燕、赵失去强有力的外援,致使其势单力孤而亡,这种祸根仍然是由于'赂秦'所致。作者接着进-步假定,"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真是发人深思。可是历史没有照着这个假定去走,却上演了一出悲剧。所以作者叹道,"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所以作者在反复说明-个"赂"字是六国灭亡的道理之后,联系现实,"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读者不难理解作者发自肺腑的警示:若不以六国灭亡为训,历史还将重演-出悲剧。可是苏洵哪里知道,一篇文章怎能唤醒根探蒂固、堕落成性的统治阶级呢?事隔几十年后,宋王朝不但贿赂了半壁河山,连东京也贿赂给了金人。历史真是给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2、深入鉴赏

  品读课文,尽量能课堂背诵,查阅资料,思考:

你赞同作者对六国破亡原因的看法吗?你还有补充意见吗?(答案不求统一,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苏洵仅从斗争策略方面论六国之过,未从政治、经济、历史的发展等方面考察,结论是偏颇的。

  但我们知道作者写此文,并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国破灭的原因,而是为了"讽今",因此便从某一角度着眼分析历史,总结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作者这种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前途的精神应予肯定。

(五) 课外延伸

  写作练习:

   题目: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要求:联系实际,论点宣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度。,600字以上。

素材提示: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板书设计:

六国论

苏洵

基础知识积累、背景介绍、作者介绍、延伸材料

(略见多媒体)

一、 体现"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

二、抓住以"赂"为行文的线索,借助注解,整体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

(一) 导语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 从宏观上把握课文。

(三) 重视语言积累,便于举一反三。

(四) 理解的升华。

(五) 注重知识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