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四《六国论》教案2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四《六国论》教案2第2页

  老泉,眉山人。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文名大振。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明快酣畅,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将他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称他为"老苏"。著有《嘉佑集》十五卷。

1、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有感情的背诵课文,正音,营造学习本文的氛围。

  请大家粗读课文,结合注解,把握课文的大致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归纳。(板书:结构思路)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边引导边板书:(鼓励学生的意见)(多媒体展示)

  本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自然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第三自然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史实,论证赂秦之"弊";第四自然段,议论兼抒情,向"为国者"提出不要"为积威之所劫";第五自然段,点出作者撰写此文的主旨,讽谏宋王朝要改变贿赂妥协政策,奋起抗战。

(二) 研读课文。

1、 学生自由熟读课文后,分组讨论。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把学生按原有的座位,分成四组, 第一段由老师引路,其余的每组各负责一段,主要围绕疏通文意、积累基础展开讨论。每组推荐一个中心发言人,发言人要作好记载。内容是:自己的理解,特别是关键词语的落实;提出疑问。

   2、交流讨论结果,主要由中心发人发言,其余的同学可作补充,疑问首先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然后由老师提示、指导解决。

  举例归纳如下:(多媒体展示)

(1).一词多义

非兵不利(兵器,武器,名词)

 兵 斯用兵之效也(战争,名词)

   而秦兵又至矣(军队,名词)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形容词)

 故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所以,因此,连词)

此言得之(对,说得对,动词)

 得 诚不得已(能够,动词)

   较秦之所得(得到、获得,动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丧失、丢失,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