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四《六国论》教案4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四《六国论》教案4第3页

  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使......听到,动词的使动用法。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削弱、使......变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其达土,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洁,使......洁;美,使......美:饱......饱。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短语

  智力孤危:智,智谋;力,力量。孤,孤立,孤单;危,危急。

  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咽下;咽,咽喉。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可以;以,凭,凭借。

  3.固定结构

  为......之所......

  表示被动,相当于"为......所......"。"为"是介词,"所"是结构助词,"之"字无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意思是:"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

  4.互文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要将上句、下句的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胜负""存亡"要合译为"胜败存亡","数""理"合译为"命运"。数、理同义,另有合成词"天数""天理""理数",都是天命、命运的意思。

  第二课时

  操作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步步推进--

  一.第一段的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的?

  [明确]第一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二问:作者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二.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其中有几层意思?用于哪些对比的语句?

  [明确]第一问:从第一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第二问:有三层意思(见上)。

  第三问:用了以下对比的语句:

  秦"攻取"所得与受赂所得对比:"秦以攻取之外......其实百倍"。

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对比:"诸侯之所亡......其实亦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