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地理新高考鲁教版(江苏)总复习配套讲义: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地理新高考鲁教版(江苏)总复习配套讲义: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

3.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C,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A,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B,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D。

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5.黄河含沙量大,主要是因为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1)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的"一发"是指植被。

(2)若该地区的森林遭受严重破坏,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

①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

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气候: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

④土壤:土壤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⑤整个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