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4章 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七)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4章 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七) 学案第3页

C.都有氧化性 D.都显酸性

答案 C

解析 氯水是混合物,含H+、Cl-、HClO等,而液氯是纯净物,A项错误;新制氯水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液氯不能,B项错误;二者都有氧化性,C项正确;新制氯水显酸性,而液氯不显酸性,D项错误。

三、氯水(次氯酸)的漂白性

例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将鲜花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鲜花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C.干燥的氯气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

D.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次氯酸才有漂白性

答案 B

解析 本题容易忽略鲜花中有水而错选C。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和盐酸,溶液呈酸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A项正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没有漂白性,B项错误;因干燥的氯气遇到鲜花中的水生成次氯酸,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所以都能使鲜花褪色,C项正确;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没有漂白性,D项正确。

(1)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或次氯酸盐)没有漂白性,但要注意氯气(或次氯酸盐)与某种物质反应是否会生成次氯酸。

(2)被次氯酸漂白后的物质,久置不再恢复原色(不可逆性);几乎所有的有色物质遇次氯酸都会褪色(广泛性)。

变式3 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变蓝色,再通入过量氯气时溶液由蓝变红,最后颜色慢慢消失,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①氯气本身有漂白性 ②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 ③盐酸有酸性 ④次氯酸有漂白性 ⑤次氯酸钠本身有漂白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全部

答案 B

解析 紫色石蕊溶液滴到NaOH溶液中显蓝色,若其中的NaOH消耗完,则蓝色将变为紫色(石蕊溶液本身的颜色);若溶液为酸性,则溶液变为红色。在具有漂白性物质的作用下,溶液颜色将慢慢消失。当过量Cl2通入该溶液时,由于Cl2与NaOH反应,NaOH被消耗,继续通入的Cl2将与H2O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使溶液显酸性,最终在次氯酸分子的作用下,溶液褪色。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应为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