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1.3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1.3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教案第2页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一、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二课前两课知识,巩固对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内容的认识,然后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由此引入新课讲授。

二、授新: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二课前两课知识,巩固对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内容的认识,然后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由此引入新课讲授。

(一) 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1、梭伦出走的原因:

(结合所学,根据材料分析梭伦出走的主观原因)

材料:梭伦完成改革之后,毅然辞官远游,坚决拒绝当僭主(个人独裁者),并赋诗道:如果我保全我的故国,不在僭主政治和无情的暴力中插手,玷辱我的佳名,我就是无愧的,我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声名,凌驾一切其他的人们。

分析:

①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尽管梭伦改革意义重大,但由于仍保留了大量的氏族制度残余,加之梭伦改革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因而梭伦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梭伦没有完全迁就贵族也不代表平民利益,改革不可避免的引起贵族的怨恨和平民的不满足,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仍在继续并走向激化。

②梭伦不愿建立僭主政治,践踏民主政治。

【历史纵横】僭主政治

2、僭主政治的建立

(1)背景:梭伦出走,雅典社会矛盾激化,三派纷争

(2)建立: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

(3)影响:以独裁形式保护了梭伦改革的成果,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扫除一些障碍。

【备课资料】庇西特拉图

(3)结果:进一步推动民主进程。

问题:僭主政治的建立是否意味着贵族寡头政治的复辟?是否意味着梭伦改革的失败?

答案: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并不意味着旧秩序的复辟;因为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后继续改革,主要表现为: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经济地位;发展工商业......他以独裁形式进一步推行民主政治进程,保护了改革成果。另外,梭伦改革虽然并没有解决当时雅典社会的所有问题,但它却为把雅典引上了建立民主政治和发展工商业的道路,为雅典社会后来的发展确立了方向。我们不能光从表面的失利而否定改革的积极影响。

(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梭伦改革的影响(评价)

材料:梭伦颁布一系列法令,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雅典生产的陶器、酒类等大量出口,行销海外,获得丰厚的商业利润。雅典很快成为古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1、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但是,只有前三个等级的成员才享有被选举权,属于最低等级的人不得竞选各级职官。只有前三个等级的公民才可当选四百人议事会的代表。

材料二:"......即使是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梭伦改革后,贵族仍享有较多的政治权利,照样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材料三:在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居民(注:第一、二等级为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公民)

思考:梭伦改革有何局限性?

2、梭伦改革的局限性

(1)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利,使得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梭伦以财产确立公民的等级身份,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这一制度虽意味着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享受不到过去那么多的政治权利了,但以财富来区分公民对国家安全所具备的责任和能力很明显是不公平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第二富有等级才享有高级官吏的被选举资格,这就使得第一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2)氏族制度残余和贵族势力仍然存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梭伦改革以后,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保留了贵族势力依旧存在的基础,贵族势力虽有所削弱但贵族凭血缘门第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这就造成了名义平等下掩盖着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改革势必会造

成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贵族仍然有权有势,他们必然会对改革不满,必然会仇视改革、破坏改革;另一方面,下层平民参与国家政权进一步参政议政的愿望没有实现。也就是说梭伦的变革措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富者有势、贫者无权的状态依然存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3、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推行改革)

☆主要内容:①以 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

②建立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进一步削弱贵族势力;

③设立十将军委员会;

④制定陶片放逐法,防止僭主政治。

☆作用:以新的地域组织代替原始血缘组织;使所有公民有机会参加政治事务,使雅典牢固地确立了民主体制。

注:①人教版必修Ⅰ与人教版选修1对该人物称谓不一,这里还是沿用必修Ⅰ的说法较为规范。(必修Ⅰ称"克利斯提尼",而选修1称"克里斯梯尼")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可参考教材P14"历史纵横"和必修Ⅰ内容。

(2)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461~429年,雅典民主制在伯利克里时代达到了全盛时期。伯利克里致力于完善民主政治,消减贵族会议和执政官的权力。)

☆主要内容:①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限制;②发放津贴;③抽签或举手表决方式; ④进一步改革国家政权机构......

☆影响: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奴隶制民主共和国)最终确立。

【小结】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进程:

①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②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③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利克里改革,标志着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三、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