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文艺学论文 (课本同步)(必修5)
2011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文艺学论文 (课本同步)(必修5)第5页

  袅袅 皎皎 传诵 洗练 精彩 无妨 饱满 疏朗 门栓 桅杆 干燥 漂泊 飘零 绵密 缠绵 迢远 熟能生巧

  3、《谈中国诗》

  了不足奇 居高临远 一蹴而至 流毒无穷 眉眼颦蹙 穷边涯际 回肠荡气 吞言咽理 笔力轻淡 词气安和 凌风出尘 拔木转石 惊天动地

一、 词语

  1、《咬文嚼字》

  援例:引用现成例。援,引用。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2、《说"木叶"》

  一言难尽:一句话很难说完。形容事情曲折复杂,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

  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绵密:(言行、思虑)细密周到。

  缠绵:①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②婉转动人。

  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头稍微差了一点,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差错。

  3、《谈中国诗》

  严正:严肃、正当。

  羡妒:羡慕、妒忌。

  凑泊:这里指诗歌创作中,创作主体的心灵与客观反映对象两者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即没有达到物我合一地境界,而是显得生硬,有勉强结合的意思。

  回肠荡气:形容文采、乐曲等十分动人。

  拔木转石:能把树拔出来,能把推转起来。形容力量很大。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一蹴而就:迈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数,屡次,经常。鲜,新鲜、新奇。

四、文学常识

1、朱光潜(1897~1986)中国美学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麒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