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拉萨古城》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拉萨古城》教案第3页

四、 语段比较,感受佛教气息

  1.默读第3段思考大昭寺又是抓住什么来展示独特风貌的?划出相关的语句。

  2.交流反馈,指名读句子。(纠正"宝幢"读音:宝幢是佛教里的一种特殊的饰物,上面刻着许多经文,像一个很大的柱子,我们把它读成宝幢)

  3.短短的一句话,我们看到了,引读:寺顶上耀眼的金顶......那么多的佛教饰物。板书:佛教饰物

  4.语段的比较。介绍大昭寺的句子与跟1、2两段中介绍民居的句子比较有什么不同?

  民居:作者是抓住最具特色的经幡作具体地描写。

  大昭寺:抓住很多佛教饰物简略描写。

  小结:对啊,同学们,作者在介绍大昭寺,用简练的语言,以词组的形式出现。如同一个照相机,一个镜头接着一个镜头不断地拍摄着。

   5.让我们也仿佛走进了大昭寺里。来,一起欣赏。(出示图片)寺顶上耀眼的金顶,鎏金的胜利宝幢,展翅欲飞的"香香"鸟,安详的xx双鹿。同学们,这就是气势宏伟、典雅、令人叹为观止的大昭寺。欣赏着这些,你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气息?(佛教气息)6.总结:同学们,作者就是抓住这些浸润着浓浓的佛教气息的饰物,再次让我们领略了古城拉萨独特的风貌,体会到拉萨这神佛之地的特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大昭寺的写作手法与写民居的手法作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了诸多佛教饰物的手法,细化为一个一个画面,真实感受一份浓浓的佛教气息,体会这拉萨古城神佛之地的魅力。

五、 揣摩写法,感受佛教气息

  1.浓缩概括。至于八廓街,(出示第四段)快速地读读这一段,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它的特点。(它是一道宗教的江,是一条生活的河。)板书:宗教生活

  2.再读第四段,想想是什么让作者有这样的感受?

  3.交流,引导学生读读相关的句子。(作者在八廓街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

  引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繁华热闹的八廓街上,用我们的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去体味。它是一道宗教的江,是一条生活的河。读--

  4.回归主旨。同学们,当漫步于繁华的八廓街上,作者正是调动了多种感观,用他的眼睛,用他的鼻子、耳朵,甚至心灵,各个角度去感受,去体味。让我们读者细细读来,整个身心也仿佛浸润在这浓浓的佛教气息里。怪不得作者说,八廓街是一道宗教的江,一条生活的河。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读读悟悟",完成对"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梯度的教学:读出感受--它是一道宗教的江,是一条生活的河;躬身自问--是什么让作者有这样的感受;回归主旨--作者正是调动了多种感官,才有了缕缕的浓浓的佛教气息飘散于字里行间。

六、 总结全文,明了选材的独特

  拉萨古城,抓住具有_______气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示它独特的风貌,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古城拉萨不愧是。

【设计意图】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课的最后,让学生跳出文本看文本,与课前谈话相呼应,明了作者直指中心选材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