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光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光 教案第2页

 作者的思维是发散型的,常常由某一点联想开去,引出了许多相关的话题。例如在谈到阳光驱散"隔夜的黑影"和"梦境里的幻象"时,作者将思绪转向了"黑影"和"梦境"的形成;在谈及阳光的"热闹好动"时,作者由成人与小孩在阳光下的对比,很快想到光亮的被约束所造成的幽暗静穆。这种发散思维一方面导致了行文的密集,另一方面使得作者的情感和意绪──譬如对阳光的礼赞和对人世间的揶揄,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

三、如何看待本文的对比方法?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方法。例如,写太阳只垂顾大自然的万物而无暇及于人为的事物,对比十分鲜明:"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在月光下显得神秘艳异的装饰,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在灯光下显得娇艳欲滴的美人,在日光下每见得脂粉狼藉......"这种对比突出了太阳的"犀利""深入";为了说明"越是光线小弱,越能照出变化无穷,奇伟突兀的影子",也采用了对比:"烈日下的人影,瘦瘠短小得全无生气,到夕阳西下,人影已随着长大变活,蠢然欲动,点上蜡烛之后,影子才真正得了生命......"这样的描绘十分准确、传神。

语言品味

这篇散文感觉细腻,语言繁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生动的、富于形象感的拟人笔法。值得品味的句子有:

写晨光的"羞缩胆怯"的样态──"它不停的抖动闪烁,欲言又止,欲进又退",这一描绘可谓灵动可感;

写烛光下影子"真正得了生命"──"它活跃跳动,来去无定,忽而臃肿肥矮,忽而修长灵活,你回观壁上,为这黑魆魆的巨人所惊,转眼间,它又倏忽不见,再转身时,它又悄无声息的偷到你身后,你不动,它隐隐对你奸笑,你稍一转侧,它张爪扑来。你向前,它悠悠地向后退,谦虚地缩小了身子,你退后,它又复伸展得庞大可怕",其密不透风令人惊绝;

写阳光的"声"──"下了百叶窗,你简直可以听见阳光在外面抵门,你闭着眼不理,眼前只见一片红,在闭紧一点,就是一片绿,窗外的温暖随着颜色的诱惑透进来,逼得你不能不开窗,于是一片耀目的白光从外面直泻进来,毫不客气地占领了每个角落,活泼泼闹营营的把室内的肃然之气都赶跑了"。这样,"活泼蓬勃的声气""从四边腾身而起"的景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此外,"失去了夜间的专制"的黑暗"轻悄乖觉的向后退缩",青天"都不敢蓝得放肆","一两颗小星""完全失去了隔夜的淘气","孤高脱群"的闪电"幽然淡笑","地下开着的小白花倔强地举首鹄立"等,皆是拟人笔法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