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第3页

四、说教法学法

阅读过程是学生在阅读时对课文相关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是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本节课的设计我力图让学生经历这种阅读的过程,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自主研读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在研读过程中,感悟真情,回味真情,体验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在此环节中,我创设了冰心奶奶做导游这样一个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强烈的学习欲望下学习课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主题,说说"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并质疑"为什么说挑儿童多的地方去,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从而引出下一个环节--品读课文1-4自然段,感悟儿童多。

(二)、品读课文1-4自然段,感悟儿童多。

这一环节让学生找并且感悟儿童多的词句,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很轻松就能完成的,所以我在学生找到后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来细细地读。我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后文学生对儿童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理解感悟上。

(三)、找春光,感悟品读句子

这里,我通过让学生朗读、思考,再交流,再朗读,充分感悟海棠花的饱满与烂漫。之后,引出作者对春光的赞叹以及和孩子们的交流,通过学生的感情朗读,师生的分角色朗读来达到学生对文本理解感悟,感受春光的美好。

(四)、品评语言,诵读文本,走向儿童与春光的交融之中。儿童与花儿一样那么欢畅活泼,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这在学生看来应该是理解上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给学生一个铺垫,就是让他们通过自读第八小节,找出花儿和儿童的相通之处之后,再让他们从描写儿童的句子中去体会儿童的欢畅活泼、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说话练习:春天就在( )再次感悟儿童就是春天,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天!(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这儿,我旨在回归课题,抓住主旨: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引导学生说出儿童多的地方春光美妙,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天。

最后的拓展内容,又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冰心对儿童的一片爱心。期间,包含了我留给学生的作业---课外认真阅读冰心的这些作品,用心去感受这份浓浓的爱。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想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去拓宽学生学语文的渠道,课本仅仅是一小部分。让学生能感悟到这些文学大家的独特的人格魅力,由此能够乐于去阅读他们的作品,能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所触动,能够让自己做一个情趣高尚的人,我想就足够了。

4《早》说课

《早》是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是吴伯萧先生访问三味书屋后写的一篇散文,主要记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后园的梅花和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赞扬了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们要珍惜时间。

文章形散神聚,写放灵活。不光记录访问的所见所闻,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把对书屋的工笔描写与对梅花的写意描写结合,把现实的静态描写和对历史的动态描写相结合,把借物喻人和直抒胸臆相结合,

使得今天的三味书屋依旧充满文化气息,依旧折射出伟人的不朽精神,这些,最是值得引导学生仔细的读悟品。

基于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我认为学生对腊梅的"早"和对与鲁迅的"早"的沟通,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