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4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4单元)教案第3页

课 题 6、树和喜鹊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能借助拼音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复述故事,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复述故事,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 具 课件、卡片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播放课文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并记忆:听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能跟大家讲讲吗?

  2.学生分小组讲故事。

  3.指名讲故事,全班评价。

  4.揭题:刚才同学们讲的这个故事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教师出示生字卡,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3.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窝(wō) 孤(ɡū) 邻(lín) 静(jìnɡ)乐(lè)

  4.指导读好长句子。

  5.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全班交流评价。

  6.齐读全文。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1、2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进行四人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课文1、2自然段的理解。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具体指导。

  4.重点理解词语:孤单。

  5.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插图,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知道"孤单"的意思是:只有一个,孤独、寂寞,没有朋友。

  6.再次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孤单"一词的含义。

  7.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8.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全班讨论交流。

  9.师过渡:树和喜鹊都没有朋友,它们都孤单,但是,后来呀,树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10.齐读课后最后一自然段。

  (1)理解"快乐"。(2)指名说原因。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请学生认读生字。

  2.课件演示生字书写。

  3.对书写做重点强调和指导。

  4.组织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5.展示好作品。

  6.课下朗读课后第2题词语。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回顾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开始的时候,树和喜鹊都很孤单,可是,后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二、继续学习课文,交流问题。

  1.指名朗读课文3、4、5自然段,继续思考:"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

  2.全班交流思考以上问题。

  3.师总结:

  (1)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

  (2)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3)树和喜鹊各自都有了邻居。

  (4)天亮了,喜鹊们一起飞出鸟窝;天黑了,又一起飞回窝里。

  4.重点理解以下字、词。

  (1)"种",在这里读"zhònɡ",结合课件理解"种"在这里的意思。

  (2)"邻居"是什么意思,注意看课本第2幅插图。(3)结合第3幅插图,想象喜鹊们"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的情形。

  5.多媒体课件出示"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的构词形式,说明这种叠词运用是为了表示强调。

  6.分组朗读3、4、5、6自然段,指导朗读语气,感情,特别是要指导如何将长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三、朗读全文,总结拓展。

1.学生齐读全文,交流学完故事后的感受: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2.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卡:居招呼

  2.学生认读生字卡,并观察课件中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课件展示生字描红。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书写作品展示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把每个生字在拼写本上各写两个,并组词。

  2.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