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九单元 35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九单元 35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1)工业建设: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农业建设: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3.评价

  (1)成就

  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②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③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国家向农民索取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JING WEI DIAN BO精微点拨 ) 想一想

  1.试图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提示: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经济又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了吗?

  提示:否。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在国有经济占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也是在苏维埃领导下,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3.试图示新经济政策。

  提示: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有哪些?

提示:(1)从根本上讲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捍卫新政权方面功不可没,但政策本身存在严重的弊端。所以为了从根本上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必须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