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秦始皇本纪 学案(1)
2017-2018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秦始皇本纪 学案(1)第4页



古代帝王的祖庙

  古代帝王认为祭祀是一件国家大事,因此把祭祀的典礼归入"吉礼",列为"五礼"之首。祭祀主要是祭祖先和神祇(qí),目的是对祖先或神灵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古代天子、诸侯都建立宗庙以供祭祀,来求取庇佑。其中,帝王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右各为三昭三穆,所以"七庙"成了王朝的代称。古代帝王一直是立七庙来祭祀祖先的,到了王莽时增建了黄帝太初祖庙和帝虞始祖昭庙,这样就有了九庙之说。宗庙又叫太庙、祖庙,国家有了大事,一定要到宗庙去祭告,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皇帝即位时,在宗庙里拜祖先、会群臣、受印玺,称之为"庙见",表明正式掌握了国家大权。

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唐·章碣《焚书坑》)

2.诸儒坑尽一身余,始觉秦家网目疏。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明·袁宏道《经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