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2 第1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2 第1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学案第3页

  10.江山留胜迹:名胜古迹

  11.随意春芳歇:春天的芳菲已消歇

  三、名句背诵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3.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4.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对应学生用书P10

  

望月怀远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喻,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有《曲江集》传世。

  二、相关背景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诗人张九龄在这样一个月夜想起了哪位"情人",我们不得而知。全诗以明月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所怀之人彻夜不寐的思念情感。

  三、内容提要

  "望月"是描摹物色,"怀远"是抒发意兴。"望月怀远"是中国古代诗歌典型的美学意境之一,其情思渗透在诗中,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澄清柔美,婉约深长。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作。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月光,以明月为媒介,寄托了诗人对远人的思念。

  四、写法借鉴

  1.构思巧妙,情景相生

  诗中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细节传达情思。全文紧紧围绕"望月"展开,从望月写到怀人,从灭烛写到披衣,从室内写到室外,又从室外回到室内,从月升写到月沉,从相思写到入梦。由景入情,情景相生。

2.以形写神,形神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