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地理高考答题要点总结12:交通专题
2010年地理高考答题要点总结12:交通专题第4页

    社会经济因素:

① 经济腹地广阔;

② 位于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终点,连接中欧、中亚、东亚欧亚大陆两岸;

③ 以鹿特丹为依托。

上海港的区位因素不利方面:

  三角洲地形坡度缓,水流慢,泥沙容易淤积,影响通航。(目前泥沙淤积减少的原因是

什么?)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区位因素:

  ①地形有适当的坡度,以保证排水。

  ②地面平坦开阔,以利于跑道建设及飞机起降。

  ③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④与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相连接。

  ⑤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以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

  ⑥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的地区等。

  ⑦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量大。

(四)城市交通

  1、特点

  2、布局原则: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保护环境等

  3、城市内部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高速公路;地铁;水运;轻轨铁路;

4、保持城市交通畅通的措施: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拓展城市道路;建设立交桥;将过境干道与城市道路分离;控制货车进入市区;鼓励市民乘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发展等。

(五)俄罗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意义:

① 加强东西部经济联系,促进物资交流; ② 加快资源开发,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六)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注意地球上两点间最近距离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