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精品《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精品《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学做思:

 【自主学习】

 1、文中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小说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的?

 4、"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5、找出文中最能体现菲利普夫妇性格特征的词句,读一读,并分析表现了他(她)当时怎样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6、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篇小说中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呢?那么,在当时社会中是不是就菲利普夫妇这样呢?

 7、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8、文中环境描写有什麽作用?

 9、小说开头菲利普夫妇如此盼望于勒的归来,结局却是千方百计躲开于勒,原因是什么?(结合情节分析)

 

 【精读精练】

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行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50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 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 ?

2、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了旅行这一转笔。对此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情节发展舒缓下来。B、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

C、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景作铺垫。D、为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

3、文中"我"叫 。本文为什么要用第一人称来写: A 、 B、

4、虽然于勒"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但如果偶然间抬起头后,其目光与菲利普夫妇的目光相遇,请选择一种最有可能出现的场面,并从选文中找出选择的依据()

A、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想相认。 B、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不想相认。

C、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想相认。D、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不想相认。

之所以这样选择的依据:

5、在给于勒10个铜子小费这件事上,"我"和"母亲"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要评论。

 6、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请你设想当时"父亲"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试用"父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7、"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拓展提升】

 1、找出文中父母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并分析其作用。

 2、从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差异看,他们的确是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市侩,是可鄙的,但我们更应看到当时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正是他们身处的那样一个社会使他们沉沦下去,用金钱关系去衡量亲情的近、疏,请你结合自身的经历,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谈一谈如何确立新型的人际关系。

 3、本文的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有哪些出人意料之处?

 4、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的女婿起疑心。"

这两句与小说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1.知识建构

2.能力提高

3.课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