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必修1 汉魏晋诗三首 学案
2019-2020学年粤教版必修1 汉魏晋诗三首  学案第3页

 "        ,        。"

答案 (1)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2)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3)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类文提优阅读  限时:3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9分)

题张氏隐居①二首(其二)

杜甫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②,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③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注] ①张氏隐居:指张氏隐居之处。②鳣(zhān)发(bō)发:鳣,即鳣鲔(wěi),一种鲤鱼;发发,盛貌。③张梨,即张家之梨。见《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之子"即这人、这位先生,诗歌开篇便道"之子时相见",可推知诗人与"张氏"大约很相熟了。

B."杜酒"一联,几乎口语体,偏又用典故来贴切宾主的姓,含蓄蕴藉,又不失风趣、轻灵。

C.颈联说这是"我"亲自酿的酒,却要劳您来劝"我";梨本是你们张府上的,自然在园中边摘边吃,极言主人的情重。

D.本诗虽是一首应酬之作,却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情味与风趣。诗歌直说与用典双管齐下,密合无间。

答案 C

解析 "这是'我'亲自酿的酒"错。"杜酒"暗用典故,指杜康酒。故这是诗人杜甫自家(杜家)的酒,而不是他亲自酿的酒。

8.后人评鉴此诗时,认为最后一句"归醉每无愁"应改为"归醉每应愁"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 原诗句"归醉每无愁"更胜一筹。①前村山路很险,诗人醉酒回家,"应愁"更符合现实,"无愁"虽非实感,却能深刻地表现出主题--主人情重,客人致谢,宾主极欢。若改为"应愁",则诗意全失;②结构上,"无愁"与首联"邀人晚兴留"遥相呼应,轻灵自然,浑然天成。(若答诗人喝醉了所以不知愁,不得分)

解析 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题目要求分析"无"和"应"的区别,首先明确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