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苏教版 必修3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学案
2019-2020学年 苏教版 必修3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学案第3页

传递形式 物理过程 信息素 动物的 特殊行为

感受对象

或部位 动物的眼、耳、皮肤等器官,植物的叶、芽或细胞中的光敏色素等物质 动物,如昆虫的性外激素、哺乳动物的气味等 同种或异种动物个体 2.信息传递的模式

(1)形式: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2)来源:可来自环境,也可来自生物。

(3)方向: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4)作用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措施 目的 养鸡场延长光照时间 提高产蛋率 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处理蔬菜、各类作物的种子 提高发芽率 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吸引传粉动物 提高作物的传粉率和结实率 利用音响设备模拟动物的声音 诱捕或驱赶动物 施用昆虫信息素 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 特别提醒:关于信息传递范围和方向的提醒

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范围不包括细胞之间的传递,而是指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

2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但它们的传递方向并不是相同的,物质是循环流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信息一般是双向传递的。

4.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目 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