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第2页

教学准备: 练习题投影片。 导学设计 【复习导入】

1.出示复习题: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kg,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2.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4/5=体内水分的质量

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 导学设计 【新课讲授】

1.教学例4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出示"阅读与理解"。

(2)分析与解答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3)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4)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5)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x,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6)启发学生应用算术方法来解答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反过来,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4/5=小明的体重)

(7)列方程解应用题:

师:你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吗?

学生汇报的同时,板书: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x kg。

老师引导学生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8)算术方法:

单位"1"×=28(单位"1"未知的,用除法计算)

28÷4/5=28×5/4=35(kg)

(9)回顾与反思:

提问:①怎样检验结果是不是题目中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②成人的信息与问题有关系吗?

学生:因为小明的体重×=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35×4/5=28(kg)

这一结果与条件吻合。答案是正确的。

学生:成人的信息与问题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