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下第七课第二框 法不可违
人教版 七年级下第七课第二框  法不可违第2页

公安局抓获,怎么处理?(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教师归纳分析:

  ①故事中的李某等三人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李某等三人受到公安机关的"警告"处罚。

  ②故事中的朱某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的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原主,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③故事中的赵某,触犯了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构成了抢劫罪。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上述材料中的几位主人公都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引以为鉴。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学生讨论并填写P91页的表格:

  根据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同学们,请大家看看书,了解一下它们的含义,并把它们钩划下来。

  3、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分类: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1)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其中,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别提醒:在行政法、民法、刑法之上,还有宪法。违法宪法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简称为违宪行为。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追究。)

  4、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三类违法行为相比较而言,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而刑事违法行为就是我们要讲的犯罪行为。那么,什么是犯罪呢?犯罪的特征有哪些呢?

  第二目:"犯罪必受惩罚"

  1、什么是刑法?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有哪些?

  1)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根据上面分析,请大家填写教材第92页的表。)

  2)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3)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③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4)学生讨论并填写教材第93页的表格

(特别提醒:犯罪历来是我国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我国法律的严厉打击。)

2、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