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4 第五单元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 学案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4 第五单元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 学案第3页

提示 脚踏实地的科学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敢于创新的科学勇气等。

对李四光先生的评价

(1)科学贡献: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自1920年从英国学成归国后,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科学研究中,并创立具有世界影响的独立学派地质力学。他在冰川学、古生物化石的鉴定等领域也有独特建树。

(2)理论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把主要的研究重心放在寻找国家急缺的矿产资源上,成功地指导了寻找大庆等大油田和铀矿资源的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又根据防震减灾的需要,在地震预报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明显进展。

(3)总体评价:李四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学,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李四光不迷信外国权威、用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与杰出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是青年学生应该学习的。 

一、李四光打破的两个"洋神话"及其实践意义

1.两个"洋神话":"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和"中国贫油"论。

2.实践意义

(1)李四光在中国发现第四纪冰川及其研究成果,对于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源、促进工农业生产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他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建设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

(2)在他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下,我国成功发现了一批蕴藏丰富的油田,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证。李四光还以地质力学为理论依据寻找铀矿资源,进行地震研究,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李四光从海外求学到创立和完善地质力学的过程所对应的近现代中国的时代特征

1.李四光的童年时期,清政府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并且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面对国家和民族的耻辱,朴素的民族情感使得留学日本的李四光选择了造船专业。

2.回国工作几年后,再次出洋留学,面对中国矿权的不断丧失,李四光选择了采矿和地质。

3.抗战期间,李四光主持的地质研究所被迫不断迁移。

4.1948年赴英讲学,当时国民政府的腐败日益暴露,李四光带着对旧政权的万分失望,滞留英国,期待中国政局的巨变。

5.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起步,国家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西方世界仍然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日益恶化,能源必须依靠自己解决。李四光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