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公开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教学设计教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公开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播放九一八事变视频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自主学习 梳理知识

  一、九一八事变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东北三省。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3.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3 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4.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西北"围剿"红军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但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不主张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结论: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入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探究二】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①担心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

  ②认为中日双方实力悬殊,中国战则必败;

③认为国联会制裁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