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2 6.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2 6.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教案第4页

  [答案] 态度:康有为对清政府"预备立宪"表示拥护,大加赞扬。目的:民权实现,中国从此就不会亡国了。

  [结论形成]

  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认识

  (1)从主观目的来看具有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挽救统治。

  (2)从活动本质来看具有落后性。没有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3)从客观影响来看具有进步性。清政府的这些活动,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4)从实际作用相对其主观目的来看具有背离性。它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的经济基础。

  探究点二 辛亥革命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克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

  材料二 鉴于起义军方面当时在战局上的优势,列强从最大化地维护其自身利益的策略全局着想,才没有公然进行大规模武装干涉,而是作了所谓"严守中立"的表面声明。英国官员就曾直言不讳地说,"任何外国的干涉"对"列强的利益都是有害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强为什么做出了"严守中立"的表面声明。列强是真的"严守中立"吗,为什么?

  [答案] 原因:革命形势迅猛发展,起义军在战局上占优势;认为武装干涉会损害列强在中国的利益。

  不是。列强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扶植袁世凯作为它们在中国新的代理人;对南京临时政府施压,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结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