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下历史)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下历史)第2页

  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激发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击败法西斯军队的信心和决心。)

  3.日本偷袭珍珠港

  ①日本与英、美矛盾激化

  ②日本偷袭珍珠港

  时间:1941年12月7日

  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2.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敌,于次年2月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法西斯遭到致命打击,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

  4.诺曼底登陆

  时间:1944年6月

  军队:以美、英为主的盟军

  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雅尔塔会议

  时间:1945年初

  参加国:美、英、苏

  主要内容:①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等国分区占领,②苏联在欧战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③讨论了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

  2.《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

  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3.大战的结束

  ①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

②日本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