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4 专题一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4 专题一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学案第2页

3.击破吐谷浑:635年,唐太宗派李靖等率军击败吐谷浑,迫使吐谷浑投降。

4.击破西突厥:642年,唐军击溃西突厥,西突厥灭亡。

5.与吐蕃和亲:唐太宗派遣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

6.进军西域的意义:巩固了西北边疆,扩大了版图,使中西交通迅速发展起来,唐朝国威远播到地中海沿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特别提醒]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不仅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敬重,同时也为"贞观之治"提供了稳定的周边环境。

三、贞观之治

1.表现:政治比较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2.原因

(1)虚心纳谏,重用贤能之士,尤以对魏征的态度和做法最为典型。

(2)心存百姓,不断反思,谨记"舟"与"水"关系的古训。

(3)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与民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

[特别提醒]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盛世的奠基者、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执政时期,吸取隋亡的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他的开明政治和贞观年间的一系列制度的创新,造就出兼收并蓄,博大开放,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

 唐太宗妥善处理民族关系

史料一 儒家传统思想坚守"夷夏之变""夷夏之防",如孔子曾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孟子也说"只见以夏变夷,未见以夷变夏"。而唐太宗却说:"①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史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