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地理同步鲁教版必修2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Word版含解析
2019地理同步鲁教版必修2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生产技术、市场信息联系 如计算机网络   

  3.工业集聚

  (1)出现时期:工业化前期和中期。

  (2)优点: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②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问题: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供应困难等。

  4.工业扩散

  (1)出现时期:工业化后期。

  (2)产生条件: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不利影响

  (1)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3)防治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

  

  [教材P68活动]

工业类型 主要特点 原料指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的成本高 市场指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的成本高 动力指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劳动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技术指向型 技术要求较高   [教材P71活动]

  1.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条件:①该区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为本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和原料;②区内有发达的水陆运输条件,陆上公路、铁路网密集,临海地区拥有众多港口,有利于原料、燃料和工业产品的运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③本区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农业基础好,有辽河、大凌河等河流流过,水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工业基础好。

2.辽中南工业区的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既有鞍山、本溪、抚顺、沈阳、辽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