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6.2 罗斯福新政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6.2 罗斯福新政 教案第2页

  所要了解的内容,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二节《罗斯福新政》

  学生:集体朗读课标

一、新政实施的背景(5分钟)

  教师:【问题】新政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

  学生:结合上节内容,阅读p115回答

  (1)、经济危机,影响重大;(2)、胡佛放任,危机加剧;

  (3)、人民心愿,呼吁改革;(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二、新政的措施(25分钟)

  教师: 为了实施新政,罗斯福做了以下铺垫工作:①起用智囊团,安置改革志士;②争取国会的授权和支持③发表炉边谈话鼓励美国人民的信心

  之后:大胆实施"新政"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1933年3月-1935年初 侧重于应急 。第二阶段 1935年-1939年 侧重于社会改革。罗斯福政府要运用什么措施才能力挽狂澜、解救经济危机下的美国?(围绕三个方面思考:存在问题?应对措施?作用效果?

  学生:请阅读教材p116-p118,观看视频,回答。

  教师: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1)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当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即生产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为此摆脱经济危机,新政围绕生产和销售之间的这对矛盾去突破。具体措施如下。

(一)整顿银行业

  材料1:"到1933年,美国已经有5500家银行倒闭,900万户储户失去存款。3月初,正是银行系统总崩溃之时"。

  --邓蜀生《罗斯福》

  

  1.存在问题: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黄金外流。

  2.主要措施:(1).整顿全国银行(2).禁止兑换和出口黄金,增发钞票;放弃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3).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监督和管理。

3.目的:建立正常的金融秩序,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