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烛之武退秦师 学案(1)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烛之武退秦师 学案(1)第3页

  D.

  【解析】 D项,①做,②给予。A项,都是连词,表目的;B项,副词,已经;C项,副词,并且。

  【答案】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军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解析】 "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答案】 C

  9.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

  

  【答案】 (1)我没能及早重用您,如今事情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如果放弃灭亡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可以为他们)供应缺乏的东西,这对您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