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孔明智退司马懿》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孔明智退司马懿》教案第2页

  2、读难读的句子。

  师:这是六百年多年前的一篇文章,叫--古白话文(文言文),有一点难读的哦!建议同学们多读几遍。

  ①"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自读、范读划分节奏指导读出韵味、指名读)

  ②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自读、齐读)

  3、了解大意。

  过渡: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难度的字词句多读几遍,碰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课后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猜猜它的意思;最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读课文)

  4、全班汇报。

  师:谁能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领悟妙处,品析人物。15

  过渡:孔明在智退司马懿的过程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默默地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说一说孔明在智退司马懿的过程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学生默读圈画,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

  预设:

  1、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诸葛亮临危不乱、布局周密。)

  师:诸葛亮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诸葛亮的临危不乱。)

  师:"危"体现在哪儿?

  3、理解情况危急及敌我力量的悬殊。

  ①用数字"150000、2500"对比感受敌我力量悬殊。

  ②当时情况危急。"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③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4、想象说话。

师:十五万敌军气势汹汹地杀来,如果你是2500个士兵其中的一个,你会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