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第3页

  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2、第二部分

  (1)、提问:写了包弟几件事,突出包弟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事件,正面-怕生识趣,客厅作揖,热情守候;

  侧面-日本客人拍摄包弟,日本女人过问包弟,爱人讨骨头喂包弟

   特点:聪明可爱、伶俐通人性、有情义。

  (2)、提问: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明确: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也为后来作者深深的痛苦和忏悔埋下了伏笔

  (3)、提问:"您的小狗怎样"在文中出现过三次,这三次的思想感情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请概括出来。

  明确:第一次:借日本友人对包弟的喜爱侧面烘托包弟惹人喜爱

   第二次:表达作者对包弟长久的思念

   第三次:借这句话自然过渡到下文对包弟惨遭厄运的叙述上来。

  3、第三部分。

   提问: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请找出这十三年中庭院景况有哪些改变,其中衰草和砖墙象征着什么?

   明确:衰草(之前是绿草如茵前后对比)暗示人们思想道德和精神的荒芜。

砖墙(之前是小篱笆前后对比)表明人们经过这场浩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早已不是那曾很柔软的 "小篱笆"了,而是换成了冰冷坚硬的砖墙,说明文革对人们心灵的伤害深。

  4、课文赏析

   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明确:观点一,作者的行为是自私的。(是非观念明确,在大是大非前能够摆正姿态)

观点二,作者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多一份理解与同情,对生存在特殊时代中身份特殊的作家,我们应当给予一定理解。)

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