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 教案第4页

 失地)

在这里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内线和外线分别是什么?

内线:解放区 外线:国统区

1、全国性反攻

(1)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潜力跃进大别山

(2)方向:中原地区

【问题探究】人民解放军为何反攻方向选择在中原地区?

①中原地区敌人防守薄弱(主力在陕北和山东);

②大别山地区是革命老区,群众基础好;

③中原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拒有中原,则西逼武汉,南下南京,南扼长江)

  确定反攻方向后,中共中央确定的战略进攻方针是:三军配合南进,东西两翼牵制。向国统区发动战略进攻。

三军:刘邓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陈谢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陈粟华东解放军主力。

他们作战任务应该是内线还是外线?

外线作战:人民解放军将主力打到国统区,属进攻性质。

①刘伯承、邓小平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鄂豫皖根据地;

②陈庚、谢富治率部挺进豫陕鄂边区;

③陈毅、粟裕率部进攻豫皖苏地区。

两翼:西北解放军、华东解放军一部。

内线作战:是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打击国民党的进犯,收复失地,属于战略防御性质。

【过渡】经过一系列战略反攻之后,解放战争第三年敌我力量对比和全国战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共中央经过研究,认为决战时刻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2、三大战役:

下面我们先看第一个战役。

(1)辽沈战役:

① 时间:1948.9--1948.11

② 地点:东北地区

(1) 淮海战役:

① 时间:1948.11--1949.1

② 地点:淮海地区

③ 人物:黄维 黄柏涛 杜聿明 意义: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④ 结果:取得胜利

(2) 平津战役

① 时间:1948.11--1949.1

② 地点:平津地区

③ 人物:傅作义

【问题探究】三大战役为何首选东北作为战役的开始?

①可粉碎国民党军的战略收缩企图,实现关门打狗;

②使东北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

③可利用东北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2)意义:空前的决战,国民党军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解放战争胜利的过程

3、北平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