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2 第五单元 第17课 为了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2 第五单元  第17课  为了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学案第3页

  1.政治协商会议

  (1)背景:1947年10月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指明了民主斗争的目标。

  (2)提出: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3)推进: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民主人士形成民主统一战线,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

  (4)召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

  

  

  探究点一 "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材料阐述的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原则?

  [答案] 原则:"三三制"原则。原因:为了团结抗日各阶级、各阶层,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材料二 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权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实行"普选"的影响。

  [答案] 充分保障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广泛民主权利,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结论形成]

"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含义、性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