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第2页

部的停顿,读得有节奏、有板有眼。明白吗?

3、谁想读?读准没有?

4、检查生字"蚕""桑",相机纠正。

  指导"蚕"的书写;(蚕,天虫也。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5、(配乐)读出诗的节奏。(方法:多诵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对字词的学习应贯穿小学语文学习的始末,而且四年级学生应逐步培养自能识字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的语言美。

过渡:在你们有滋有味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已经缓缓流出。

1、读了这么多次能结合注释说出诗意思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

2、汇报:(点拨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写:人)

3、这诗意明白了吗?赶紧带着自己的理解,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组内说说,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借助注释,通过交流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和整体感悟。]

四、品味诗句,感悟诗的意境美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如画的乡村四月,一定吸引了你的视线,留住了你的脚步。我们就开个诗画品读会吧!

(一)品味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一、二句)

1、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板书: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2、四月的乡村,是诗的世界,如果请你给这首诗的1、2句配上一幅画,你准备用上那些色彩画?并说说你的理由。

如:我准备用( )画,因为

3、指导品读:遍、满(方法:抓诗眼)

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绿"的颜色只有一种吗?(嫩绿的、深绿的、淡绿的......)

ƒ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边想像边读诗。(方法:想画面)

教师引导:村庄的周围,满是树......;村子前面,是一口池塘,那池水......水上有一群白鹅......;池塘旁边,有一大片草地......;极目远望,映入眼帘的是连绵的山......

师: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一个"遍"就把四月乡村那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把这美的画面通过你的诵读表达出来吧。

4.除了满世界的绿,你还看到了什么?(白满川)

2.听读,想象画面美

过渡:淡雅的田园诗是一幅秀美的画呢!(前面我们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里有怎样的画面呢?来,请闭上眼睛同学们,这个时候呀,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样一个画面:

田野里,山坡上,嫩嫩的、绿绿的小草,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绒毯披着一身绿叶儿的桉树、榕树,桃树,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站立在绿绒毯上,在阳光底下一动一动地放着绿光小河、稻田里的水满满的,映着天空,映着白云,远远看去,白亮亮的一大片,就像一面面亮晶晶的大镜子小河旁边的那处杨树林,漫天飞舞的杨花纷纷飘落,不一会儿,把一大片绿绒毯染成了白色远远看去,那已分不清哪是杨花,哪是河水哇!太美啦!

5、这画面让我想起哪些诗句?(联系有关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