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公开课《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教案
八上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公开课《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教案第4页

  【故事拓展】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树立诚信意识呢?

  教师总结: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2.运用诚信智慧

  教师安排学生讨论教材44页"探究与分享"。思考并请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否赞同上述同学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一个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

  教师提问,请同学回答后作小结。

  教师总结:(1)赞同第三位同学的观点。运用诚信智慧。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故事拓展】未来五年上海将建立《上海市民个人诚信档案》,以个人信用记录规范市民公共行为,培养知法守信的意识和习惯。

  2013年,上海首次将地铁逃票行为纳入个人信用系统,冒用敬老卡和伪造证件乘车者,只要身份信息齐全,核实无误,都将被纳入征信"黑名单",进而受到"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配套管理机制约束,失信者在升学、就业、信贷、生产经营、个人消费等方面受到制约。此举收到了显著的震慑效果,近三年来,上海地铁逃票率逐年下降50%,为进一步建立《上海市民个人诚信档案》进行了有益探索。

据介绍,围绕《上海市民个人诚信档案》创建工作,上海未来五年将重点推进实施交通出行、居住领域信用管理制度,拓展失信惩戒范围,增强《上海市民文明居住行为规范》等文明公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综合运用舆论、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打击失信行为,健全信用奖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