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第3专题 历史的回声 六国论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第3专题 历史的回声 六国论 学案第4页

(3)洎牧以谗诛。(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势弱于秦。(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赵尝五战于秦。(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苟以天下之大。(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暴霜露,斩荆棘。(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判断句 六国被攻破而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2)判断句 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要亏损,这是灭亡的途径。

(3)被动句 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

(4)被动句 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5)状语后置句 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

(6)状语后置句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

(7)定语后置句 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

(8)省略句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风霜雨露,披荆斩棘。

[常识·速览]

大器晚成的苏洵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奋读书。嘉祐年间携二子轼、辙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苏洵文20篇,荐于宰相韩琦,授秘书省校书郎。苏洵为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列入"唐宋八大家"。代表作有《权书》《衡论》《几策》等,著有《嘉祐集》。

  宋王朝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对外较为软弱的政权。苏洵生活的真、仁、英宗三世,宋王朝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面临威胁。1004年,辽举兵攻宋,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取得了澶州大捷。但双方订立的"澶渊之盟"却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消沉,苟且求和之风日炽。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给西夏银、绢、茶。一代代宋王朝统治者为积威所劫,赂敌苟安,引起了作者的思考,于是写下了这篇发人深省的警世之作。

1.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