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3页

 温迪又怎样使"我"的态度发生由遵从遗愿到主动捐献的改变呢?

7、请同学们潜心默读9-13自然段,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做批注,想想令你感动的原因。

8、学生画句子做批注后,小组交流并全班交流。

投影出示:"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温迪离我而去了,她去世后的三周,我收到了一封角膜银行的信。

出示配乐幻灯片:"亲爱的里弗斯先生和太太: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令爱――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终生分享她的美丽。"

此时此刻,你对"永生"的含义有何进一步的理解? (人虽死,但精神永存)

  投影出示: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思考讨论:父亲还留下了什么?

  总结投影展示:永生的 眼睛

  共同解答在学课文前提出的问题,答后擦去板书:谁?怎样?为什么?

三、拓展深化

  1、学生在音乐声中阅读材料。投影展示: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篇。投影展示

3、关于这一家人的故事讲完了。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我国角膜捐献的情况。

(1)课件出示:

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 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