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 相关读物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 相关读物  学案第2页

子部 先秦时期 先秦诸子百家留下的重要文化典籍,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 魏晋以后 《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子部书有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可以说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几乎都包括在其中了 集部(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以诗文创作为主) 别集(收集个人作品) 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 总集(收录众人作品) 如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还有《全唐文》《全唐诗》   二、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

  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不仅数量多,产生的时间跨度也长,从先秦到晚清,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决定了中国文化经典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与思想风貌。具体表现如下表:

时期 文化背景与特点 代表性经典作品 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变革时代。西周时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瓦解,群雄争霸,征战频繁。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各种主张和学说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 《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 春秋战国至两汉 在先秦大变动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两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下,出现了具有宏大规模和皇朝史格局的纪传体通史。中国古代重视礼法,礼书在历史上也层出不穷 《尚书》《春秋》《左传》《史记》《汉书》《礼记》等   两汉至隋唐 佛教传入中国,并且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唐代出现了"贞观之治"。史学的研究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著作,它们不仅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对研究其他相关学术,也有启发意义 《百喻经》《坛经》《贞观政要》《史通》等 宋代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从文化上看,中唐以后禅宗的盛行、古文运动的开展和理学的兴起,构成了文化的新动向 《朱子语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