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4.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4.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教案第3页

  (4)实行改革开放。

  4.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合作探究】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 景 内 容 第一次 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 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二、经济体制改革

     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含义: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根本目的: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合作探究】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

  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

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