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受热过程 导学提纲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受热过程 导学提纲第2页



   过程Ⅰ 过程Ⅲ 过程Ⅱ

  名称 图示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太阳暖大地"  过程 "大地暖大气"  过程 "大气还大地"  过程 3、全球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仅考虑纬度因素)

(1)比较A、B两地的太阳辐射量大小:A B;

(2)全球太阳辐射分布规律:由 向 递减;

(3)原因:高纬,太阳高度 (大/小),经过的大气路程 (长/短),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 (强/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多/少)。

     低纬,太阳高度 (大/小),经过的大气路程 (长/短),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 (强/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多/少)。

4、气温日较差

(1)概念: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2)气温日较差影响因素:①云层:云层厚,日较差小

②下垫面(海陆差异):海洋日较差小于陆地

例:右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图,分析原因?

三、自我检测--检

1、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被削弱的原因正确的是( )

A 臭氧吸收了太阳光线中的所有紫外线 B 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使得天空呈蔚蓝色

C 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的吸收 D 云层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2.若降温较快,水汽会凝结成露。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3.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   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