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学案第3页



考点一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例1】 据《明经世文编》记载,"延绥镇兵马云集,全赖商人接济军需,每年有定额。(政府)往往召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粮于各堡仓给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材料反映出明朝的晋商(  )

  A. 获得了全国的食盐专卖权 B. 以诚信为经营原则,以义取利

  C. 掌控了国家军政大权 D. 得到官府庇护,获取高额利润

  【剖析】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政府)往往召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粮于各堡仓给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A项"全国"说法错误;B、C两项题干也没有反映。

  【答案】 D

考点二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例2】 《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A. 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 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 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 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剖析】 本题重在通过材料信息体现古代城市的布局特点,来反映统治者规划和建设城市的政治意图。材料中"皆中绳墨"说明中规矩、有法度,"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说明维护社会治安,"不复相参"说明有严格的等级。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严格控制社会,维护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