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B版 必修三 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教案(1)
2018-2019学年人教B版   必修三   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教案(1)第2页



三、 问题探究

知识探究(一):三种语句的格式及功能:① 出示例1: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分析算法→框图表示→ 教师给出程序,学生试说说对各语句的理解.)

② 对照例1的程序,学习三种语句的格式与功能.

语句、格式、功能 说明 输入语句INPUT格式: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功能:从键盘输入值给变量. 程序运行到INPUT语句时会暂停,屏幕上出现一个问号,等待你从键盘输入一些数据,输入后按回车,程序把这些数据依次赋值给变量表中的变量,然后继续往下执行. 格式中有";"与","分隔的区别 输出语句PRINT格式: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功能:在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可以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 表达式可以是常量、变量、计算公式或系统信息. 一个语句可以输出多个表达式,之间用","或";"分隔. 如果表达式是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则原样输出.如果PRINT语句后没有任何内容,则表示输出一个空行. 赋值语句LET

格式:LET 变量=表达式

功能:计算表达式的值,将此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LET"可以省略,"="的右侧必须是表达式,左侧必须是变量. 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但在一个语句行中可以写出多个赋值语句,中间是":"分隔. 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不完全一样,常重复赋值 知识探究(二):例题讲解

① 出示例2: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

② 出示例3: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程序见P16)

③ 出示例4: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教法:先分析算法→画出框图→编写程序→分析各语句→变式→小结:先写算法,再编程)

四、课堂检测

1.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B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