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5课 离骚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5课 离骚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3.相关知识

  楚辞体

  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屈原、宋玉等为这一诗体的代表作家,因该诗体代表作品以《离骚》为最,所以这种新体诗又名"骚体"。

  关于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传世。

  《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西南联大,听过闻一多先生讲课的人很多。据汪曾祺先生回忆,闻一多讲《楚辞》之前,总会点燃一支烟,语调顿挫有致,颇为动情地说开场白:"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为真名士。"学生中有吸烟的,他有时还上前"借火"。这种真性情与名士派头,堪与魏晋风度媲美,为民国大学的佳话之一。

  自 主 预 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修姱(  ) 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