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学案第2页

  于农民的内容有哪些?

  提示 (1)在农民与地主缔结契约之前,农民对地主仍然有义务,不能真正享受权利。(2)赎金高于土地实际价格,而且农民受到的剥削时限很长。(3)政府限定份地面积,地主趁机割占农民的土地,农民实际得到的土地反而更少。(4)"村社"将农民由受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整个地方地主政权的控制。

  二、改革的两面性--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

  1.改革的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1)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①改革破坏了农奴制度的根基之一--劳动者依附于地主的状况,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②改革结束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

  (2)促进了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新的经济条件促使地主改变经营方式,这一切变化都使改革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带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3.局限性

  (1)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沙皇专制制度依然存在,地主土地占有制照旧保留,劳动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无权地位,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

  (2)资本主义、残余的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主义融为一体,使俄国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史学争鸣] 阅读教材P88"史学争鸣",思考:有人说:《1861年2月19日宣言》是进步的,也有人说它有局限性。请谈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提示 由于角度及作者的立场、出发点的不同,对同一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看法略。

  [学习思考2] 阅读教材P88"学习思考",思考:为什么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提示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这次改革对封建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改革,使俄国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比较改革前后生产关系的不同以及产生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较大影响。例如:农奴变为自由劳动力,地主与农民之间关系改变,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生产方式也由个体独立经营向合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