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学案第3页

  转变,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都带有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因此说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三、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影响

  1.推动了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1)原因:为了使政治制度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措施

  ①建立地方自治机构

  a.1864年颁布《省、县、地方机构法令》,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建立起地方自治局。

  b.1870年,城市建立起类似的自治机构--城市杜马和自治局。

  ②改革司法制度

  a.废除了原来的等级法院,规定所有案犯在统一的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循同一审判程序进行审判。

  b.废除不公开审判和不允许口头答辩的农奴制法庭,实行公开诉讼程序。

  ③进行军事改革

  a.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以代替募兵制,实现了兵役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改革军事管理系统,全国的军区都直接受陆军部管辖。

  c.更新军队设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培训军官和军事工程人才。

  (3)影响

  ①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学习思考3] 阅读教材P90"学习思考",思考:沙皇政府在政治上进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农奴制改革产生了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旧的上层建筑是不能够适应新生产关系的要求的,必须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沙皇政府的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局部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2.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工业方面:改革后的数十年是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

(2)交通方面: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铁路建设发展很快,促进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加强了各地区的联系。